
針對低齡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特點,團隊將課程拆分成三個部分,主題分別為“健康飲食密碼”、“食品安全小衛士”、“藏起來的中華飲食文化”,每個部分通過圖片、視頻,將食育知識融入孩子們感興趣的問題和小游戲中,現場氣氛活躍,孩子們興致勃勃,宣講效果顯著。參與宣講的大部分兒童在活動后能準確說出3種以上健康食物,并且能跟團隊成員一起清晰回顧宣講的知識點。
“以前總擔心孩子長不高,現在才知道蛋白質和鈣的搭配這么有講究。”咸陽秦都區一位參與問卷的奶奶感慨道。實踐團隊還建立現場問答小組,為家長提供幼兒飲食個性化指導,形成“線下宣教+飲食答疑”的高效服務模式。針對兒童零食消費偏高、正餐結構單一的問題,團隊特別設計“零食相對論”趣味問答,在娛樂中教會孩子飲食知識,并通過“食物交換份”游戲理解營養替代原則。
三地活動中,團隊累計發放定制的兒童食育宣傳手冊600冊,實現科普資料精準投放。“把實驗室里的營養學知識變成孩子喜歡并且能記住的小巧思,這個過程比寫論文難多了!”團隊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同學笑稱。社區負責人評價道:“大學生團隊用專業知識和青春熱情,為基層食育教育注入新活力,這種‘學以致用’的模式值得推廣。”
從古都西安到渭水之濱,從校園理論到社區實踐,“食啟童心 育佑成長”團隊以腳步丈量責任,用創新傳遞知識。這場跨越三城的食育行動,不僅在兒童心中播下健康飲食的種子,更讓大學生在實踐中深化了對健康中國何以重要的理解。未來,該團隊將活動模式推廣至更多基層地區,讓科學食育惠及更多家庭,為“健康中國”建設貢獻青春力量。